在她们的眼中我看到了另一个宇宙
时间: 2025-04-28 17:18:51 浏览量: 11次

        今天没带课本也没带试卷,老师们带我们来到安善星语关爱中心。这里有一群特殊的小天使——自闭症儿童和发育滞缓的孩子。刚进门,墙上"假如是我的孩子,假如我是孩子"的标语让我心头一动,却还来不及细想,就被老师带进了教室,原以为会是充满小心翼翼的相处,却在遇见那个女孩后,收获了最纯粹的感动。

        在绘画区,我认识了小女孩小雨(化名)。她的手指总是蜷着,握笔时不停地发抖。我轻轻托住她的手,带着她在纸上画彩虹。小雨的眼睛亮晶晶的,虽然线条歪歪扭扭,但每一笔都格外用力。她的画纸上总是铺满大片的紫色,还有歪歪扭扭的黄色光斑。“这是月亮和星星在聊天。”她指着画面告诉我。原来,在她的世界里,颜色和形状是比语言更直接的表达。画完后,她突然拽住我的衣角,含糊不清地说:"姐姐,去那边!"

 

        顺着她指的方向,我们来到另一间的音乐教室。那里摆着一面小鼓,鼓面被敲得有些发白。小雨走过去,蹲下身子,两只手各抓起一个鼓槌。她的手臂不受控制地晃动,鼓槌好几次都差点脱手。第一声鼓点落下时,声音又轻又偏,她着急地看向我。我朝她点点头,开始轻声哼唱《小星星》。 

 

        小雨似乎受到了鼓励,重新调整姿势。这一次,她的鼓点虽然依旧凌乱,时快时慢,甚至会突然停顿,但她始终紧紧盯着鼓面,皱着眉头认真敲击。鼓槌撞击鼓面的声音忽大忽小,却渐渐跟上了我的节奏。我们就这样,一个笨拙地敲鼓,一个轻轻哼唱,完成了这首特别的《小星星》。后面我还和她们一起栽花、种树、做沙盘、玩太空沙......在她们的眼中,我好像看到了另一个宇宙,或许遥远,却同样璀璨。活动结束准备离开时,我又看到了我们踏进校园的那面墙。突然,墙上“假如是我的孩子,假如我是孩子”这句话再次映入眼帘,让我心头一震。是啊,如果这些是我们的孩子,我们定会给予无尽的爱与耐心;假如我是孩子,也渴望得到包容和温暖。这次访问,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些特殊孩子也有自己的世界,他们同样需要被关爱、被尊重。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人走进这里,给他们带来温暖与希望。 老师说港澳班的同学将来要走向世界,但今天的课让我明白——真正的中国精神、国际视野、世界胸怀,或许从理解身边特别的人开始。安善星语经常会有志愿者帮忙整理教具、陪孩子涂鸦。不需要特殊技能,只需要带上平常心,毕竟每个独特的灵魂,都值得被世界温柔倾听~

 

 

        而这份“理解差异、拥抱多元”的感悟,正与我所在的杏坛港澳班不谋而合。在杏坛港澳班的课堂里,老师总说:“真正的成长,是学会从不同视角看见世界。”这里的教学从不是填鸭式的灌输——独特的HKDSE课程体系,像一把钥匙,打开的不仅是知识的门,更是主动探索的窗。我们会用英文辩论社会议题,在公社课上探讨不同文化的价值内核,在国文课上跟随老师一起探索诺贝尔奖获得者——莫言的童年,甚至在数学课中用数据解读全球环境挑战。这种“以问题为起点”的学习方式,让我习惯了带着思考去生活:就像陪小雨画画时,我不再局限于“正确的线条”,而是试着理解她笔下“紫色星空”的浪漫;就像敲鼓时,我不再执着于“精准的节奏”,而是感受她全力投入的真诚。

        更让我触动的是,课程里渗透的“全人教育”理念——正如我们在安善星语学会用耐心倾听特殊的灵魂,以及学会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,杏坛港澳班也在教会我们用同理心、感恩心去看待世界:
        • 在语言课堂,我们会用英语模拟不同文化场景的沟通,学习如何在差异中寻找共鸣;
        • 在社会实践,我们走进社区做义工,把课堂上学到的“包容”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;
        • 在升学规划,老师会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定制路径,让“走向国际舞台”不是随波逐流,而是带着独特的成长底色发光。
        • 在日常生活中,我学会了向父母表达感恩,感恩父母给自己一个强健的体魄、健康的灵魂。

        想起小雨画里的星星,它们歪歪扭扭却格外明亮——原来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闪耀方式。正如杏坛港澳班带给我的,不是千篇一律的“优秀”,而是敢以不同视角看世界的底气。这份从课堂延伸到生命的“看见”,或许才是未来站上国际舞台时,我最想带去的中国温度。

杏坛港澳国际部办公室:18615590818 / 13287718815

 

报名咨询
寒暑假班咨询
特训班咨询
校考精品班
潘老师
返回顶部